各系,各有关部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经校领导同意,决定开展2021年度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宗旨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建设工作,促使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结合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抓住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从教学团队、教学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展示等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明确课程的德育功能,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完善课堂的评价标准,抓好课程的教育实效,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稳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工作新格局为目标导向,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探索与实践,引导教师努力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思政课建设格局。
三、选题要求
申报者可参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课题选题指南》(附件1),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基础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本次研究课题,均为实践性研究课题。因此,在选题时要注意从微观入眼,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空泛、不着边际。要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
四、申报条件
1.课题负责人是我校在职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积累或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
2.课题负责人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课题的实施;课题负责人限报1项可参研1项,其他人员最多参研2项。
3.课题负责人应积极吸纳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鼓励跨系、跨专业组建团队协同研究。
4.承担校级课题或教改项目未结题的主持人不能作为主持人申报此类项目。
5.全校19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至少申报1项。思政教研室可以考虑申报2项。
五、课题类型与周期
本次拟获批的课题分重点和一般,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最长不得超过2年。
六、结题要求
在撰写结题报告的基础上,重点项目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至少发表相关论文2篇,一般项目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至少发表相关论文1篇。
上述各项均应为课题负责人获得且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成果,以学校科研与产业发展中心认定为准。
七、申报课题评审程序
1.申报人按要求规范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附件2)一式二份,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然后统一报送到学校科研与产业发展中心。电子档发送至邮箱:2638365033@qq.com。申报截止日期:2020年12月31日。逾期不予接受申报。
2.学校科研与产业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经学校领导同意后由学校科研中心发布立项通知。
附件: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2.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
科研与产业发展中心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