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在研课题主持人研究能力,推动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助力“科研强校”发展战略落地见效,我校于8月18日至19日组织开展暑期科研骨干教师课题研究专项培训。本次培训为期两天,近三年省、市、校三级课题主持人共46名教师参与。培训期间,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继军两位专家分别受邀授课,各开展为期一天的专题学术报告,为参训教师提供了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学术指导。科研与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何胜刚主持培训。

培训现场
课题研究的基础,在于研究者首先具备开阔的研究视野与扎实的学术积累,而这两者的形成,都离不开持续深入的阅读。正是基于规律,8月18日上午,魏峰教授首先以“经典著作的阅读与教师研究能力提升”为题开始了首场培训讲学。在研讨与互动交流中,魏教授旁征博引、层层推进,在推荐大量经典学术书目的同时,提出要深度经典著作阅读,围绕专题系列阅读,瞄准核心刊物、知名学者重点阅读,并提醒教师研究尽可能在一个领域深耕,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18日下午,魏峰教授以“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质性论文写作”为题为学员进行了第二场学术讲座。在研讨互动环节,魏教授针对教师个性化科研选题逐一点评,并给出了诸如“做力所能及的课题研究”、“研究要深、细、小”、“做基础性研究”、“选题站位高高在上”的研究建议。在质性论文写作上,魏教授就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题目拟订、摘要、关键词、引言、行文过程、参考文献等论文写作环节上给出了具体而专业的学术指导。魏教授的讲学互动热烈、交流深入,思维常被激荡唤醒,显示出教授宽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思维和丰厚的学养积淀。

魏峰教授在讲学
姚教授在一天的培训中,系统讲解了调查法与实验法的SPSS数据处理全流程。课程内容丰富扎实,从问卷数据筛选、描述性分析、信效度检验等基础操作,到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与结果解读,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姚教授将复杂的统计原理转化为清晰的操作步骤,结合通俗的例子和真实的案例演示,使教师们快速掌握数据分析的核心技能。这种"理论+实操"的高效培训,切实弥补了教师们在量化研究方面的短板,极大提升了科研数据处理能力,为课题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姚教授的讲学明了清晰、细致严谨,尽显学者风范;同时,在学员因实操生疏、反应较慢时,常停下来耐心等待指导,上下午的培训时间均远超出计划安排时间,充满着人文关怀和殷殷期待。

姚继军教授在讲学
两天的培训尽管短暂,参训教师均表示 “启示良多、收获满满”,并明确以后课题研究努力方向:一是以“越忙越读书”为导向,加强经典著作阅读,积累学养为课题研究做基垫;二是优化研究成果表达,提升论文写作质量;三是强化实证研究能力,熟练运用 SPSS 处理数据,助力高质量科研成果生成,力争核心刊物论文发表。